低空经济配套产业
低空经济:潜力无限的 “低空盛宴”
低空经济,顾名思义,是以民用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为主,以载人、载货及其他作业等多场景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它涵盖了低空制造产业、低空飞行产业、低空保障产业和综合服务产业等多个领域,是一个充满活力与潜力的新兴经济领域。
我国低空经济的发展势头可谓迅猛。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纷纷出台一系列政策,大力扶持低空经济发展。从空域管理改革的逐步推进,到无人机法规的日益完善,都为低空经济的腾飞奠定了坚实基础。据相关数据显示,2023 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达到 5059.5 亿元,预计到 2025 年将达 1.5 万亿元,到 2030 年有望突破 2 万亿元,2035 年更是有望飙升至 3.5 万亿元,展现出了巨大的增长潜力。
在这蓬勃发展的背后,低空经济配套产业起着举足轻重的支撑作用。它们如同一个个精密齿轮,紧密咬合,推动着低空经济这架庞大机器高效运转。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深入探寻这些不可或缺的配套产业吧。
一、上游基石:原材料与核心零部件产业
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上游原材料与核心零部件产业的坚实支撑。这些产业如同低空飞行器的 “骨骼” 与 “内脏”,为其提供了最基础、最关键的组成部分。
在原材料领域,金属原材料是低空飞行器制造的重要基石。铝合金凭借其密度低、强度高、耐腐蚀等优良特性,被广泛应用于飞行器的机身框架、机翼等结构部件,有效减轻飞行器重量的同时,确保了结构的稳固性。钛合金则以其更高的强度与耐热性,常用于发动机部件、起落架等承受高温、高压的关键部位,为飞行器的安全飞行保驾护航。特种橡胶与高分子材料同样不可或缺。橡胶在密封件、减震部件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确保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的气密性与稳定性;高分子材料如工程塑料,因其良好的绝缘性、耐磨性与成型加工性,被大量应用于飞行器的内饰、电气部件外壳等部位,既满足了功能性需求,又提升了飞行器的整体性能。
核心零部件产业更是决定着低空飞行器的性能优劣。电池作为电动飞行器的 “心脏”,其技术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来,锂离子电池凭借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等优势,逐渐成为主流选择。同时,固态电池技术也崭露头角,有望进一步提升电池的安全性与能量密度,为电动飞行器带来更长的续航里程。电机是飞行器的动力源泉,无刷直流电机以其高效、可靠、调速性能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类无人机与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为其提供强劲动力。飞控系统则堪称飞行器的 “大脑”,它负责航迹规划、姿态控制和飞行增稳等关键任务,通过接收传感器数据,进行高效的数据处理和算法运算,输出精确的控制指令,确保飞行器能够精准运动。国内外众多企业在这些核心零部件领域深耕细作,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二、中游支柱:航空器制造与低空保障产业
(一)无人机与 eVTOL 制造
在低空经济的广阔天空中,无人机与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犹如闪耀的明星,正引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飞行变革。
无人机领域,大疆作为全球知名的巨头,凭借其卓越的飞控技术、高清稳定的航拍设备以及可靠的产品质量,占据了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的半壁江山。无论是记录旅行中的绝美风景,还是为影视创作提供震撼的航拍画面,大疆无人机都能轻松胜任。在工业级无人机方面,极飞科技专注于农业植保领域,其研发的植保无人机可实现精准农药喷洒、农田信息监测等功能,大幅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为现代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eVTOL 则是近年来备受瞩目的新兴力量。亿航智能作为行业先锋,率先实现了载人 eVTOL 的商业化试运行。其 EH216-S 型飞行器采用多旋翼构型,操作简便,可广泛应用于城市空中交通、旅游观光等领域,让人们的出行更加高效便捷。沃兰特的 VE25-100 复合翼构型 eVTOL,凭借高效的巡航性能与较大的载客量,在城市通勤、区域短距离运输等场景展现出巨大潜力,有望重塑未来城市的交通格局。这些创新产品不断突破技术瓶颈,持续拓展低空经济的边界。
(二)传统航空器制造
除了新兴的无人机与 eVTOL,传统航空器制造同样是低空经济的中流砥柱。直升机制造领域,中航工业旗下的多款直升机在应急救援、海上石油运输、观光旅游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AC313 大型直升机,以其强大的运载能力、出色的高原性能,多次在抗震救灾、森林灭火等任务中冲锋在前,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立下赫赫战功。贝尔直升机公司的产品则以先进的技术、舒适的驾乘体验,广泛应用于全球各地的空中观光、医疗救援等领域,为人们带来高品质的低空飞行服务。
固定翼飞机制造也不容小觑。西锐飞机公司的 SR 系列轻型运动飞机,凭借出色的操控性能、良好的燃油经济性,深受飞行爱好者喜爱,为私人飞行、飞行培训等市场注入活力。钻石飞机工业公司的 DA 系列飞机,以其先进的复合材料机身、高效的航空发动机,在通用航空领域展现出卓越性能,广泛应用于航空测绘、农林作业等生产作业场景,助力各行各业高效发展。
(三)低空保障服务
当航空器翱翔于蓝天之上,低空保障服务如同坚实的后盾,确保每一次飞行的安全与顺畅。
低空保障产业涵盖了空域管理、飞行服务、安全监管等多个关键环节。空管系统作为核心,通过先进的通信、导航、监视技术,对低空飞行进行全方位管控。在空中交通繁忙的区域,空管系统精确调度,确保航空器之间保持安全间隔,有序起降。飞行服务站则为飞行员提供一站式服务,包括气象信息、飞行计划申报、航行情报等,让飞行员能够提前了解飞行环境,制定合理飞行计划。
在机场设施方面,通用机场的建设日益完善。跑道、停机坪、机库等基础设施不断升级,为航空器提供良好的起降与停放条件。同时,加油、维修、保养等配套服务也一应俱全,确保航空器随时处于最佳状态。此外,无人机飞行信息系统与反制系统的研发应用,为无人机的有序运行与安全监管提供有力保障,防范无人机 “黑飞” 等违规行为,维护低空飞行秩序。
三、下游拓展:丰富多元的应用场景产业
(一)低空旅游与客运
低空旅游作为低空经济的 “颜值担当”,正以其独特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想象一下,乘坐直升机穿梭于崇山峻岭之间,俯瞰黄山的奇松怪石、张家界的奇峰异峦,或是沿着海岸线飞行,欣赏碧海蓝天、金沙白浪,那将是何等震撼的视觉盛宴。在海南,游客可以乘坐直升机低空掠过三亚的海滩,将碧海蓝天、椰林沙滩尽收眼底,感受热带海滨的独特风情;在云南,低空旅游线路串联起丽江古城、玉龙雪山等知名景点,让游客在空中领略到古城的韵味与雪山的壮美。据统计,2023 年海南低空旅游产品订单量比 2022 年同期提升超 104%,接待人次同比增长 100%,客单价超 800 元,充分展现出低空旅游的市场吸引力。
低空客运也在悄然崛起,为城市交通拥堵难题提供新解法。在一些大城市的高峰时段,道路交通拥堵不堪,而 eVTOL 飞行器凭借其垂直起降、灵活高效的特性,可以快速穿梭于城市高楼之间,将乘客点对点送达目的地,大大缩短出行时间。虽然目前还处于试点阶段,但已经让人们看到了未来城市立体交通的雏形,有望成为缓解交通压力、提升出行效率的利器。
(二)低空物流配送
“快递小哥” 飞上天,送货速度快如电!如今,低空物流配送正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京东、顺丰等物流巨头纷纷布局无人机配送领域,开展试点项目。在苏州张家港,无人机成功实现了跨江配送,将快递和报纸快速送达双山岛,全程仅需 3 分钟,相比轮渡节省了 20 分钟,物流成本降低 2 成。在西安,首个无人机配送智慧社区试点落地,未来将为业主提供 “半小时商超到家” 服务,让生活更加便捷高效。
低空物流配送相较于传统物流,优势明显。在偏远山区,道路崎岖难行,物流运输成本高昂,无人机配送则可以轻松跨越山川河流,将物资及时送达;在应对紧急救援物资输送时,无人机能够快速穿越拥堵路段,第一时间将药品、食品等必需品送到受灾群众手中,大大提高救援效率。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与成本的持续降低,低空物流配送有望在未来构建起全新的 “空中物流网络”,实现货物的即时配送。
(三)农林植保与巡检
无人机在农林植保领域堪称 “田间卫士”。它可以携带农药或肥料,按照预设航线与喷洒量,精准地为农作物施肥、除虫。相较于传统人工植保,无人机作业效率大幅提升,一架植保无人机每小时可喷洒上百亩地,是人工效率的数十倍,而且能避免人员长时间暴露在农药环境中,保障农民身体健康。同时,无人机植保可实现精准施药,减少农药浪费与环境污染,为绿色农业发展保驾护航。
在巡检领域,无人机同样表现卓越。电力巡检中,无人机搭载高清摄像头与红外热像仪,能够快速巡查输电线路,及时发现线路松动、发热等故障隐患,有效替代人工在崇山峻岭、恶劣天气下的艰难巡检,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地质勘查方面,无人机可对矿山、山区等地进行航拍测绘,快速获取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等数据,为资源勘探、灾害预警提供精准资料。例如,山东电力公司利用无人机激光扫描生成航线,对输电杆塔进行巡检,大幅提高了巡检效率与精准度,推动电力运维向智能化迈进。
四、协同共进:低空经济配套产业的未来展望
展望未来,低空经济配套产业的协同发展之路充满希望与挑战。政策层面,国家对低空经济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不断出台利好政策,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 年)》明确提出加快通用航空技术和装备迭代升级,为配套产业指明了发展方向。技术创新上,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技术将深度融入低空经济,赋能各配套产业。智能飞控系统将更加精准高效,低空通信网络将实现全方位覆盖,为低空飞行提供可靠保障。市场需求方面,随着人们对高效出行、个性化旅游、智能化物流的需求持续增长,低空经济配套产业迎来广阔市场空间。
各配套产业间的协同共进更是关键。上游原材料与核心零部件产业需紧密对接中游航空器制造需求,加大研发投入,突破关键技术瓶颈,提升产品质量与性能,为中游产业提供坚实支撑。中游产业作为核心枢纽,要强化航空器制造与低空保障服务的协同联动,优化产品布局,提升服务品质,满足下游多元化应用场景需求。下游产业则应充分发挥市场牵引作用,及时反馈需求信息,推动上游、中游产业精准创新,拓展更多应用领域,形成产业发展的良性闭环。
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低空经济配套产业将乘风破浪,助力低空经济飞向更为广阔的蓝天,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让我们一同期待低空经济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