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北斗”湖北宜昌首个低空智能运营服务平台搭建成型
12月16日,湖北省宜昌市点军区牛扎坪村,一架归巢式无人机正在进行最后的试飞调试,这标志着宜昌首个低空智能运营服务平台即将正式投入使用。该平台由宜昌城发旗下的三峡设计集团精心打造,集成了监管、服务、应用等多功能于一体,是宜昌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这架归巢式无人机续航时间为30分钟,飞行5公里后可自动返回充电,在巡航模式下每天最多可以飞行12趟。该无人机主要用于农村人居环境的日常监测,拍摄的影像资料能够实时传送回值班室。系统还设置了预警功能,一旦发现问题,会立即生成图片、定位坐标并形成问题清单,传送给人工处理。
与此同时,另一架无人机从宜都市公安局枝城派出所楼顶机巢起飞,飞往枝城镇初级中学上空,通过热红外线和高清摄像头记录人流和车辆动态,利用空中喊话功能提醒家长规范停车、避免拥堵,并指引学生有序通行。
三峡设计集团向社会和媒体公开展示了这一低空智能运营服务平台,并宣布其已进入试运营阶段。该平台是一个综合管理系统,实现了无人机飞行任务的全自动化管理,能够同时管理多个无人机和无人机智能基站,提供实时监控、空域可视化、任务调度、任务量化、任务监管和数据分析等功能服务。
通过预设式自动调度管理,无人机起飞、巡航、数据采集和降落等过程都可以高效精准、全自主完成,并进行智能分析判别,无需人工干预,实现了全程无人化智能巡检。该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城市治理、环保监测、交通管理、应急响应、农业农村等多个领域。
平台技术总监介绍称,该平台相当于宜昌市的一个“低空大脑”,未来将通过技术加持和平台协同,为政府和企业提供低空空域管理、飞行计划申报、飞行监管和空中信息服务等多功能服务。打开平台,宜昌上空适飞空域无人机的飞行情况一目了然,包括飞机架数、飞行情况、航线繁忙程度、天气情况等。
截至目前,三峡设计集团已在宜昌市区布置安装了19个无人机机巢并完成调试,宜昌市中心城区和高新区范围内的低空监测网络已实现全覆盖,系统覆盖范围总计约1200平方公里。到2025年,集团计划将监测网拓展至所有县市,覆盖乡镇一级,在3市5县的行政机构驻地至少布设2套无人机智能机巢,在各乡镇至少布设1套无人机智能机巢。建成后,113个无人机智能机巢将实现全市低空遥感监测网全覆盖,完成全市域遥感监测“一网统管”。
此外,三峡设计集团还正式推出了包括低空+工地巡检、低空+智慧社区、低空+交通管理、低空+物资配送、低空+森林防火、低空+智慧农业、低空+智慧医疗、低空+遥感测绘等8个实用性强的示范应用场景,并决定向教育、住房和城市更新、电力、燃气等多个行业领域开拓各类创新场景,同步向县市区拓展低空遥感监测网覆盖范围,加快开发县市区创新场景和市场空间。
三峡设计集团主要负责人表示,低空经济发展,安全是前提、规模是基础、场景是依托,打造集低空安全监管、低空飞行服务和低空场景应用为一体的智能化运营服务平台已成为区域经济转型与低空经济提速的重要手段。为抢抓低空经济高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三峡设计集团率先组建宜昌低空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全面布局低空经济新赛道。
从“起飞”到“腾飞”,低空经济将为宜昌“飞”出下一个经济新增长极。